天坦动态
浦东第一个智慧病房催生首位信息护士
 
图片

“以前住院,输液就不敢睡觉,生怕盐水吊完了;这一次住院,一到输液就睡觉,因为输液完全是数字化管理了。”59岁的黄先生不幸要做一个手术,却幸运地成为了浦东第一批体验智慧病房的患者。

 

 

电磁波精准“数”液滴,发现输液瓶里液体滴完了,立刻自动锁死滴液,并发信号“叫”护士来处理——这一应用场景,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已经落地,这个病房也是浦东第一个智慧病房。并且,该院还建成了浦东第一个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场景展示厅。


 

图片
第一位信息护士+7个屏

黄先生9月期间要在公利医院做一个泌尿科手术,住院3天。“正赶上疫情吃紧,住院陪护只能一个人,而且还要求陪护人每3天要做两次核酸检测。”黄先生说,“我身体还好,不用人照顾,一个人住院唯一担心的是输液,我怕自己睡着了,盐水挂完了都不知道。”

 

 

黄先生的担忧,被一位特别的护士迎刃而解——陈斐,他除了是一个男护士外,还是浦东第一位信息护士。陈斐告诉黄先生:“我们是智慧病房,有无线输液监控仪,输液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,完全不用人看着。”果然,无论黄先生是睡着还是醒着、是上厕所还是吃饭,输液进程都是自动管理的,黄先生笑着说:“有时候,是护士跑来给我换吊瓶,我才发现水已经没了。”

 

 

陈斐告诉小布,输液监控是“一件小事”,对患者来说却是“大事”,对信息护士来说就是“天大的事”。“输液监控技术有三种,我们都仔细研究过。一种是通过称量输液瓶的重量来判断输液进程,这种方式会因为患者上厕所之类产生误判;还有一种是通过红外线检测,我们发现会受到阳光等影响;反复论证后,最终定了电磁抗扰路线。”

 

 

确定了用哪种输液监控技术,变成“智慧输液”却还需要一个信息化工程,这就是信息护士产生的原因。以智慧输液为例,要让输液信息“跑”起来,就要一张“网”——具象地看就是智慧病房的7个屏:病床有两个屏,大屏功能很多,不但可以看视频、叫护士……还可以完成出院结算;小屏就是以前床头的“小白卡”,显示患者姓名、护理级别等。护士站有三个屏,一个大屏是输液控制屏,显示全病区的输液情况;另外一个大屏相当于写字板,就是护士站常见的手写黑板的“升级版”,除了即时更新医嘱外,还可以在病房看到正在做的手术情况等;此外还有护士站管理屏。再加上走廊屏、房间屏,所有的信息一次输入、全程“跑动”。

 

“智慧病房是一种创新,从人的需求出发,边用边改,需要一个信息护士专门管理。”病房负责人、泌尿科副主任章璟说。

 

图片
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有了“浦东馆”

2020年底,上海市公布《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》;2021年6月,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印发了《浦东新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建议方案》,提出了“7+2+3+X”的概念,即精准预约、智能预问诊、互联互通互认、医疗付费“一件事”、电子病历卡与电子出院小结、线上申请核酸检测等便捷就医场景。

 

 

公利医院作为数字化转型示范点,不仅要将“7+2+3+X”做实,让老百姓用得了;还要把这些场景数字化,建成浦东第一个数字化转型场景展示厅,让“数字小白”形象化地“学习、感受”正在运行的智慧医疗场景,相当于智慧医院的“浦东馆”。

 

门办主任陈群说,曾经有一位老人来找他,说“我7点半就来排队了,哪能比我后来的人都插队,我十点多了都还没看到医生?”其实,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,门诊叫号是预约优先、遵循“社区预约第一、普通预约第二”的原则,老人家没有预约,智能排号系统优先排的是预约过的患者。陈群说:“为此,我们安排了志愿者、社工等各种人力资源,现场为民服务,帮助患者适应数字化转型。”

 

有没有一个“学校”,可以集中学习?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场景展示厅“存在的意义”。“我在公利做‘红鸽’志愿者好多年了,参观了展示厅才知道产妇还可以在家里预定车位呢!”家住公利医院“隔壁”的张阿姨9月底与二十几个“小伙伴”参观了展示厅,在智能停车板块“学会”了如何用手机预约停车位。张阿姨说:“我在展示厅学会了,可以教给亲朋好友,也可以在做‘红鸽’的时候教给其他患者了。”

 

 

一直以来,公利医院坚持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,以问题为导向,通过就医体验、换位思考,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上出硬招、出实招,创亮点,切实用看得见的变化、感受得到的便捷,摸得着的温度,解决老百姓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,真正为群众办实事,也为健康浦东、健康上海、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经验。


 

 

文字/摄影:张琪

编辑:张紫薇

* 转载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


友情链接: 北京膏滋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中医名家推荐预防方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