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质即气虚体质,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比较相近,从性质上来说,属于虚性体质。气虚体质的人相对五脏来说,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。阳虚体质以热量不够,阳气虚,缺乏温煦,畏寒怕冷为主。气虚体质也有阳虚体质的这些倾向,但它最主要是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。
气虚在临床上十分常见。人体因气虚而产生的基本生理功能和虚弱症状,故称气虚体质。气虚是指气虚的本质,各脏腑气虚会有相应的病理变化。因此,会出现相关症状,如疲劳、气短、恐慌、懒惰、心悸、失眠等,以及反应迟钝、头晕、出汗、出汗、易感冒、免疫力低下、无精神、活动后疲劳。即使在三楼以上的楼梯上,也会感到很累。气虚会减少月经量。
气虚质日常表现
1、肌肉松软,臀部下垂、肚皮松软。怀孕生孩子以后,肚皮特别松。脾主肌肉和四肢,脾气虚,四肢肌肉就松软无力。
2、头晕、健忘。
3、多汗、自汗、出虚汗,运动更甚。
4、节气变化容易感冒。
5、月经不调或闭经。
6、没食欲,消化不良,经常腹胀,大便困难。
7、面色萎黄或淡白。
8、头发没有光泽。
9、脾胃弱;吃得多且消化快为胃强;饭后胀腹,易疲乏,是脾虚难化。
气虚体质秋季调理
气虚体质的人在三伏天比较辛苦,尤其是刚立秋后,人称“秋老虎”的这段时间。因为夏季是“无病三分虚”,经过炎热的夏季机体往往疲惫虚弱,气虚体质尤其明显。“壮火食气”,“壮火”就是机体 过于亢盛的阳气、大辛大热的药食、酷暑炎热的天气,“食”就是消耗、耗损,“气”就是正常的气、正常的脏腑机能。白天可以喝些酸梅汤、胡萝卜竹蔗水、西洋参茶,以消暑气燥气;晚上尤其要注意防寒避风。
“冬季进补,秋先垫底”,不要一入秋,胃口稍微好一些,就大鱼大肉、补品吃起来。为什么?因为脾胃一怕肝脏欺负.二怕湿邪氤氲。夏季“暑气当令”,“暑必挟湿”,空气湿度高,暑湿困脾。所以夏天人的脾胃消化不太好,再因为经常吃冰冻寒凉或不洁食物导致拉肚子,就会虚上加虚。
一、山药益肾气
人称“神仙之食”。《本草纲目》里说:“山药益肾气,健脾胃,止泻痢,化痰涎,润皮毛。”山药能补肺、脾、肾,适合各种体质的人。它不热不燥,性味平和,食用后,不用担心腹胀、便秘等困扰。
二、鳝鱼养血温阳
鳝鱼性温,有补气养血、温阳健脾、滋补肝肾、祛风通络等功能。研究表明,鳝鱼中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,有健脑明目、调节血糖、降脂的作用,对身体虚弱、病后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,对中风、面瘫也有很好的疗效。
三、香菇补气血
香菇是“四大山珍”之一,有“植物皇后”、“素中之荤”的美称。对于气血亏虚、经常乏力的人有调理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认为:“蘑菇可以益胃肠,化痰理气。”
四、韭菜补中气
生韭菜味辛,能行血;熟韭菜味甘,能补中气、益肝散淤。常吃熟韭菜可以补肝肾、强腰膝、助阳气,可见韭菜有壮阳补气的作用,因此,韭菜又有一个别名,叫“起阳草”。用于补气壮阳时,韭菜应连根一并煎汤服用。
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推荐7大补气食物
五、土豆补胃气
土豆又被称为“地下水果”。土豆补益胃气的功能突出,此外还具有益气解毒、润肠通便、减肥降脂、活血消肿、益气强身、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。土豆含有丰富的钾、钙、铁、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。土豆食品风靡世界,这和它自身丰富的营养价值不无关系。
六、小米补脾胃
小米入脾、胃、肾经,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,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,常作为妇女产后的滋补食品。研究表明,小米中的维生素B1、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。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会儿,粥的最上层会凝聚一层膜状物,这就是“粥油”,它有保护胃黏膜、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。
七、板栗益气强筋
板栗性味甘温,有健脾益气、补肾强筋、抗衰老等功效。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能降低高血压、脑中风、冠心病的患病风险。板栗中钙含量很高,是优良的补钙食品,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效。另外,板栗对于腰肌劳损、腰椎病造成的腰膝酸软疼痛,也有很好的作用。
气虚禁忌食物
气虚体质忌食或少食
山楂、佛手柑、槟榔、大蒜、苤蓝、萝卜缨、芫荽(香菜)、芜菁(大头菜)、胡椒、荜拨、中指、紫苏叶、薄荷、荷叶。
气虚体质忌食或少食
荞麦、柚子、柑、金橘、金橘饼、橙子、荸荠、生萝卜、地骷髅、芥菜、薤白、君达菜、砂仁、菊花、茶叶及烟酒。
注:此内容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非原创。只为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分享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第一时间删除,谢谢您的理解!